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招商引资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冯唐:我读曾国藩20多年,这8个字受用一生

    信息发布者:刘雷远
    2019-06-20 11:07:51   转载

    冯唐:我读曾国藩20多年,这8个字受用一生

    2019-06-19全球商业参谋

     

    我从商学院毕业之后就进了麦肯锡,近十年后,加入了我一个客户的团队,然后在体制内创业,如今在做一级市场投资,一直从事管理工作。一眨眼,都有二十年的工作经验了。

     

    我清楚记得在大学时,偶尔读到招聘广告,说要求有八年以上某种经验,总是拉着同宿舍的人一起惊诧:什么东西还需要有这么长的经验?这是真笨呢,还是真笨啊?

     

    后来,残酷的事实教育了我,八年不算长,管理是一生的日常,也是一生的修炼。

     

    在我漫长的管理生涯里,特别到了后期,我渐渐没了导师可以帮我解惑。我的管理困惑都在中国,我反复比较后,不得不承认,我读曾国藩的书最多、最勤、最有收获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为师为将为相,立德立功立言,救过中国几十年,在非常难做事的晚清,持续做了很多很大的实事,提供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方法论和修炼法门。

     

    开始主要是管理自己:自己的时间,自己的体力,自己的情绪,自己的三观。

     

    1.耐烦

     

    曾国藩一生在官场,既在中央部委清闲地坐过办公室,也在基层前线打过仗流过血,既带过十万人的大队伍,也做过雄霸一方的大员。后人只看到他的风光,却很少看到他的苦恼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在很多场合里说:居官以耐烦为第一要义。

     

    “耐烦”二字,做事的首要修养,做任何事的首要修养。既然要成事,就要做事。做事哪有不烦的,既然要做事,就要耐烦。

     

    2.能吃苦

     

    曾国藩以晚明的名将孙高阳、明末抗清名臣史可法二人为榜样。

     

    二人的共同点是:都是文人,都带兵打仗——既做得管理,又下得一线;既能运筹帷幄,又能冲锋陷阵;既搞得了办公室政治,又能和基层打成一片。

     

    原因:能吃苦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也担心,已经养成膏粱安逸之身,明天有了成事的机会怎么办?

     

    成事的根基,是能耐得住辛苦。吃苦耐劳在很多时候比聪明伶俐更重要。

     

    我认识的最强的一组CEO,最明显的共同特点是精力旺盛远超常人。没有体力和脑力奢谈什么做事和成事?不能吃苦耐劳内心强大,奢谈什么带千军万马走过雪山和草地、走过一个又一个经济周期?

     

    3.屡败屡战

     

    成事不易,修炼成一个成事的人更难。一个成事的人想成大事,还是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难,在不朽的路上九死一生,“一将功成万骨枯”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最著名的故事,也是他大半生的总结,就是“屡败屡战”。一次打脱牙和血吞,容易;一次次打脱牙和血吞,不容易。做个好汉,不容易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中期也想过退出,如果苟且巧退,看着被忽悠起来的人为了忠义冲锋陷阵,丢不起人啊。只有继续干下去,不走回头路。

     

    一个修炼成了的成事人,还能一往无前,除了对成事方法论的谙熟、对不朽的渴望,内心最深处还得有一股蛮荒之力。这股蛮荒之力靠念这本书不行,靠念什么书都不行,要靠基因、靠命里有。

     

    珍惜惨败之时,正如珍惜伤你心的姑娘。

     

    后来是管理团队:核心小组成员都在想什么?如何统一思想?统一思想之后,核心成员还有不同意见怎么办?政治思想工作更管用,还是业绩管理更管用,还是一起喝酒吐槽更管用?……

     

    1.推功揽过

     

    曾国藩讲管理,和MBA教的一样:人才管理四方面,选、用、育、留。

     

    “无兵不足深忧,无饷不足痛苦,独举目斯世,求一攘利不先、赴义恐后、忠愤耿耿者不可亟得。此其可为浩叹也。”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这是讲人力的重要性,人是第一位的。

     

    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、功过面前,能做到公平的人都已经不多,何况分利聚义、推功揽过的人?

     

    做事情抢在前、争利益躲在后,重事实、说实话、不做假、不拍马屁的人,永远是稀缺的

     

    遇到这样的人,一定要和他/她做朋友,做一辈子的朋友。有这样三五个朋友,这辈子比较好过。

     

    做事情、组团队的时候,一定要有三五个这样的人构成的核心。有了这样的核心,不怕没投资,不怕没政策,不怕业绩的起伏,事情一定是能做成的。

     

    2.爱才如命

     

    求才之道,一要眼光准,下手快,志在必得,不得不罢休。二要抓住“关键人”,招到一个关键人,带来整个团队。

     

    求才之事,是一把手工程。真正的人才,不见一把手,不和一把手情投意合,不会加入战队。

     

    一把手很容易就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耗光,但是一把手也可以做得很容易:管住三件事,找人、找钱、定方向,天塌下来有高个子的顶着。其中,找人是第一位的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自述成功秘诀:“爱才如命,挥金如土,杀人如麻。”能做到第一条“爱才如命”的一把手少而又少,以至于后世一直有一种说法,曾国荃当时根本没说过“爱才如命”,只说了“挥金如土,杀人如麻”。

     

    3.常存有余不尽之气

     

    “锐气暗损,最为兵家所忌。用兵无他谬巧,常存有余不尽之气而已。”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气,就是精神。所谓团队有锐气,就是团队有心气儿, 就是有强烈的好战心和必胜的欲望。

     

    用兵(带团队)其实也没有什么太多巧妙,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团队有绵绵不尽的心气儿,胜不骄、败不馁,永远不可抑制地跳动着一颗要争取更大胜利的好胜心。

     

    一杯酒下肚,一时斗志昂扬,不难,但是长期用兵、长期让团队保持心气儿极难。锐气暗损,最为兵家所忌,也是兵家所最常见。

     

    如何“常存有余不尽之气”,需要做到以下几点:

     

    第一,带队伍的人(兵家)最好是个狂热的阿尔法男

     

    好胜(Aggressive)

    强取(Acquisitive)

    贪得无厌 (Accumulative)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似乎不可能胜利的状态下取得过胜利,最好有魅力或者手腕让团队有时候盲目地相信他。

     

    第二,选择本性乐观、好胜的人加入团队。

     

    第三,永远有一个有挑战、有胜算、有诱惑力的近期目标,哪怕大势极其恶劣。

     

    做管理的人,职责就两个:第一,知人善用;第二,懂得做事的规则和逻辑。

     

    曾国藩对于“居高位者”,可谓深有体会——大是大非,黑白分明;但黑白分明的事是少数,实际发生的事情更多处于灰色领域,实际做事的人面对诸多困境,是非成败都在变化。

     

    在曾国藩看来,绝大多数决策似是而非,绝大多数的人似奸而忠,似忠而奸。

     

    我理解曾国藩的苦衷,知人难,人心变得快,老实和尚不老实,正人君子办傻事(连续办傻事),特别是在末世。

     

    我坚定地认为:人先于事,宁用朴拙君子,不用聪颖小人。当然要有业绩文化,但是更要先讲价值观文化:业绩不向辛苦低头,价值观不向业绩低头。否则,一个团队里必然有相当比例的小人。小人的比例越大,公司翻车的风险与日俱增。

     

    该怎么办呢?曾国藩的做法很简单:

     

    第一,对自己:守住底线,随便他人说闲话。

     

    第二,对下属:用人长处,别管他们的小节,别管他人递的小话,别搭理办公室的风言风语。如果一个做事的人,完全没有负面闲话,完全没有抱怨他的人,十几年下来,很可能用的都是庸才

     

     

    在末世,成事的人容易求速效、看短期,容易向聪颖小人低头。这种心态和实践也加速了末世的败亡,曾胡左李的晚清中兴之后,再没出现像样的成事人,大清很快就在内忧外患中烟消云散。

     

    结语

     

    曾国藩是中国几百年出一个的人物,也是一个实在的CEO。

     

    我从高中时候就开始读曾国藩,一直读到现在。如果只记曾国藩的一句话,就记“大处着眼,小处下手”。

     

    诸事无常,诸法无我,大局不是某个个人能真正改变的,哪怕这个人是曾国藩。大局日坏,他也没办法。但是,士不可不弘毅,虽然不做梦大局有根本改变,但也不撂挑子、转身就跑。大处着眼之后,黯然神伤,那就转头小处着手,有一分,做一分,能做一分,是一分。

     

    局面不好,要抗住,要坚持,守土有责,一分一分地做

     

    如果很多人这么做,大局或许真的会渐渐变好,这也是无常中的有常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